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99章 去阎王殿开会

第299章 去阎王殿开会(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但别人可不会体谅他,锦衣卫疯狂抓人,道教别的门派求告无门,只能找他这个掌教。

他能怎么办,两手一摊什么都办不了。

好不容易把自查的事情糊弄过去,他可不敢再上奏面圣。

但这也宣告着,他彻底失去了人心。

非但如此,整个龙虎山张家也跟着受到牵连,成为了笑柄。

笑柄就笑柄吧,张家传承千年,什么样的风雨没有经历过。

只要传承没有断绝,别的都好说。

不过是再蛰伏几百年而已。

可是,这会儿他要是私下和陈景恪见面,别人会怎么想?

为什么那个陈伴读只找他一个?

他们谈了什么?张家不会把大家给卖了吧?

话说之前锦衣卫疯狂抓人,龙虎山似乎没有受到太大打压。

莫不是他姓张的背后将大家给出卖了?

所以,张宇初是肯定不能去赴宴的。

于是,当天就有消息传出,张真人偶感风寒,卧床不起。

大家自然都知道他为什么生病,都嘲笑不已。

你张家之前不是很厉害吗,天子敕封大真人,总管天下道教事务。

这会儿被一张请帖给吓病了?

陈景恪这才后知后觉,自己的请帖有些不合时宜。

但天地良心,他是真没有别的打算。

给张宇初下请帖,纯属是想见一见历史名人。

明初的道士,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张三丰了。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明初道教第一人非张宇初莫属。

他是标准的学贯百家,道教典籍就不说了,儒家和佛家学问也非常高深。

被宋濂誉为‘仙儒’,可见其儒学功底之深厚。

他还借鉴佛教的学问,完善了道家的鬼神之说。

博采众家之所长,将符箓和内丹派思想融合一体。

现代网络修真里,内修金丹外用符箓攻击,源头就是从他那里开始的。

医道不分家,学中医的对道教人物是相当熟悉的。

很多道教大佬同时还是医术国手。

陈景恪作为医生,对张宇初可谓是如雷贯耳。

当然了,要说多崇拜也不至于。

毕竟现在他也是响当当的响当当了,不至于和小白一样,见到历史名人就一惊一乍的。

只是纯属好奇,想要和张宇初聊一聊。

当然,如果能说动这位道教大佬配合自己,很多工作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只是没想到,会给张宇初带来这么大的难题。

算了,不见就不见吧。

他也没有强求。

大势在他手里,佛道两家只能按照他的规矩去办事,有没有张宇初配合影响不大。

五天后,会议正事开始。

会议的地点,陈景恪选在了镇抚司衙门,也就是锦衣卫的老巢。

没办法,原本僧录司只是礼部下辖的一个小机构,办公地点也在礼部,只有两间小房子。

改组宗教司之后,虽然有所扩大,但也同样不是什么大衙门。

这次来开会的人那么多,根本就装不下。

陈景恪想了想,干脆就放在镇抚司衙门吧。

顺便吓唬一下这些流派的大佬们。

朱元璋得知这个开会地点,那真是哭笑不得。

“你小子,是真损呐。”

朱标也非常无奈,却也没有反对。

朱雄英则非常兴奋,若非实在不合适出面,他都想亲自去看看这些人的表情了。

当佛道各流派接到通知,让他们去镇抚司衙门开会的时候,表情是多精彩可想而知。

到锦衣卫老巢开会,和去阎王殿开会有啥区别?

那位陈伴读还真是心怀‘坦荡’啊。

毫不掩饰这是一场鸿门宴的事实。

虽然心里犯嘀咕,可会还是得去开啊。

于是,在那一天洛阳百姓看到了神奇的一幕,上百佛道高人排着队的前往镇抚司衙门。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犯了什么事儿去自首呢。

有好事者已经开始散布谣言,佛道两家的话事人都被锦衣卫抓走了,皇帝这是真的要灭佛毁道啊。

别管真相如何,反正很能唬人。

围观百姓就喜欢这样的爆炸新闻,吃瓜吃的好不开心。

另一边,佛道两派的代表们来到镇抚司衙门外。

似乎是为了震慑众人,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到处都是凶神恶煞般的锦衣卫站岗。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众人鼻间似乎闻到了血腥味一般。

那洞开的大门,犹如深渊巨口,想要将众人一口吞下。

那一排排锦衣卫,犹如幽冥小鬼。

本来众人对于陈景恪将开会地点放在这里,还嗤之以鼻。

众人都是有道高人,心性修为高超,会被你这点小伎俩给吓住?

此时才知道,自己高兴的太早了。

不过在场的确实都是佛道两界最优秀的人物,很快就恢复了心神。

一名四十岁出头的道士当先踏出一步,对张宇初说道:

“子璇,随我先行一步,去探一探这镇抚司衙门如何?”

张宇初洒然一笑,说道:“老师相邀,乃宇初的荣幸。”

那道人倒不是倚老卖老,他名为刘渊然,乃道教长春派创始人。

张宇初曾在他门下学习过道法,算是正儿八经的师生关系。

师徒俩当先一步,踏入镇抚司衙门。

“阿弥陀佛。”少林方丈法正宣了一声佛号,也紧随其后进入。

其他各家也不再多想,紧随其后进入大门。

众人一路来到会议室,却发现自己并不是先到的,里面已经坐着好几个人。

那些人见到他们,慌忙起身行礼。

众人见他们服饰怪异,僧不僧道不道的,而且人也很陌生。

心下不禁好奇,这是哪个流派的?

张宇初见多识广,很快就认出了这些人的身份,说道:

“妈祖的庙祝?”

当头那一人也稳住了心神,回道:“泉州妈祖庙庙祝毕良节,见过张真人,见过诸位前辈。”

在场的众人皆恍然大悟,原来是妈祖庙祝。

难怪会出现在这里。

虽然妈祖是新兴宗教,却蓬勃发展,在沿海地区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关键是他们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也是这次唯一未受打压的信仰。

当然,众人将此归结于陈景恪信奉妈祖。

证据就是麻六甲海盗,虽然用的是笔名,但大家都知道作者是谁。

而这一次唯有妈祖信仰未受到打击,更是佐证了这个猜测。

所以,佛道两教虽然源远流长,却也不敢拿大,纷纷还礼。

一时间会场里变得热闹起来,压抑的氛围也一扫而空。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诸位聊的很开心吗,要不我再等你们一会儿?”

众人转头看去,赫然是陈景恪,正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们。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御史大官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袁神,启动!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