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10章 麻六甲海盗

第210章 麻六甲海盗(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比如在书里他提出了坏血病这个概念,并指出了原因以及预防方式。

有时候通过传播,比搞科普效果更好。

当然,这个事情等真正开海的时候,他会让人给所有出海人员讲的。

还有指南针之类的小物件,以及一些海洋生存技巧,也在书里写了出来。

科技树也略微点了一下,火炮上船。

风帆战列舰登场,火炮对轰是少不了的。

还有新式火铳,击发更加方便,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这里算是略微剧透了一点未来,为海军发展指明方向。

妈祖自然也是少不了的,海洋女神护佑海洋平安。

不论海盗还是海商,还是水师官兵,亦或是生活在海边的人,全都祭祀她。

那个给船长指南针的神秘女巫,是妈祖的庙祝。

虎鲸是海洋街溜子,被妈祖降服成为护卫。

因此对人类友善,不会主动伤害人类。

海豚是虎鲸的远房亲戚,一并追随妈祖,喜欢为人类领航。

船长很多次遇到危险,都是靠着虎鲸和海豚才成功逃命。

这个故事他早就开始构思了,只是一直都没时间写。

后来政务繁忙,也就慢慢息了这个念头。

既然福清想写,就丢给她试试。

有自己提供的设定和创意,就不信写不出来。

不出意外,福清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由你口述,我执笔润色,肯定能写出最好的故事。”

陈景恪打趣道:“咱们夫妻合著此书,将来必是一段佳话。”

福清也是满脸幸福,这正是她心中所想。

之后夫妻俩一起商量,完善这个故事。

——

朱棡大开杀戒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北方系的官吏无动于衷,甚至有些幸灾乐祸。

南方系的官员则气愤不已,不少人在朝堂弹劾此事。

然而,朱元璋直接将证据甩到他们脸上,并且撂下一句话:

“清查人口和土地事关国本,任何人胆敢阻挠,皆从重处罚。”

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也让群臣心中发寒。

洪武大帝的屠刀有多狠,大家可记忆犹新。

胡惟庸案、赵瑁案、空印案,每一次都杀的血流成河。

杀起官吏和勋贵尚且毫无顾忌,更何况是一些普通百姓。

宗族势力确实盘根错节,可是在朝廷面前脆弱的像一张纸。

见朱元璋动真格的,没有人敢再劝,很多人开始担忧不要牵连到自己身上。

不论南北方的官吏,都连忙写信告知家里人,配合朝廷的清查工作,千万不要瞒报漏报。

也有人不死心,意图游说皇后和太子。

只是这次他们连人都没见到。

太子更是传出话来,与其在这里游说,不如让家里人老实配合朝廷工作。

这下再傻的都明白,此事两人是不会管了。

只能派人去劝家里人配合。

陈景恪一直关注着此事,也不得不承认,改革确实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大中央。

在洪武朝改革很难,也很容易。

难就难在很难说服朱元璋,容易就容易在,一旦说服他,什么样的法案都能贯彻到底。

朱元璋为何选朱棡负责此事,难道仅仅是因为朱标身体不好吗?

不全是。

除了朱标身体不好,还有两个原因:

一来是不想让朱标背负骂名,二来有些事情他确实做不来。

朱棡性情残暴,虽然经过朱标的劝说有所收敛,但也只是不再随意辱人杀人。

如果有合理合法的机会,他心中的猛兽依然会释放出来。

而现在,朱元璋就是要释放那头猛兽。

作为藩王,替大哥背负一点骂名那不是很正常吗。

锦衣卫五千五百人,除了留下五百人供朱元璋使唤,其余人全部归朱棡节制。

而朱棡将其中三千人,放在了福建、湖广、江西三省,其目的不言而喻。

得知此事的时候,陈景恪也只能叹息一声,然后保持了沉默。

他没有办法阻止,也不会阻止。

不打散这里的宗族社会,任何改革都无法推行下去。

也不能完全否认宗族的优点。

在动乱年代,宗族结寨自保,确实起到了极大的正面作用。

有效的保护了百姓的生命安全,保存了民间力量。

甚至可以说,秦汉唐宋时期汉人迁徙到南方,能站稳脚跟同化当地少数族裔,他们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时移世易,现在他们成了社会进步的阻碍者。

过于团结的宗族势力,阻止朝廷改革。

他们瞒报土地、隐藏人口,在私下施行另一套管理制度。

宗族管理者就是天,可以随意用宗法处置下面的人。

说白了,即便大家是血亲,依然有人是统治者,有人是被奴役者。

而且还是世世代代奴役,想逃都逃不掉。

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户籍,宗法不允许给他们上户口。

上了户口就要缴纳人头税,就要服徭役,就容易生出反叛之心。

没有户籍,一辈子都只能为宗族服务。

所以,往往一家十几口,可能户籍上就只有三五个人。

兄弟七八个,在朝廷的户籍名册里可能就是独子。

多出来的这几个,就是宗族的奴隶。

男人尚且如此,女人面临的情况就更惨了。

明清时期的‘贞洁烈妇’,一大半都是宗族制造出来的。

而且宗族社会最容易藏污纳垢。

不论在外地犯下何等滔天大罪,返回家乡捐点钱修条路,就能获得宗族的庇护。

为了保护这些‘造福家乡’的人,宗族敢于和律法抗衡。

这种事情直到二十世纪末都还普遍存在。

想要真正将摊丁入亩落到实处,就必须打散宗族社会,这样才能让新政策惠及每一个家庭。

朱棡就是那把刀。

很显然,这把刀过于好用了。

等这个消息彻底传开,其他地方的清查工作,突然变得顺利了起来。

地方官吏积极配合,就连地方士绅也一个比一个积极主动。

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字,即将出现在大明君臣的桌案前。

但就在这时,朱元璋将陈景恪叫了过去,指着将近半尺高的一摞资料说道:

“日本的具体情报传回来了,就在这里……”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你们能不能换个白月光 未出阁的相府嫡女生娃了 娇软贵妃是细作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重生后找到了孩子她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