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144.第143章 新都畅想

144.第143章 新都畅想(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扒皮王朱樉被废,朝廷又免除一年的赋税。

朱标又将秦王府的钱财,拿出一大部分购买物资,发给十岁以下的孩童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手中有了点余粮,日子有了奔头,百姓自然高兴。

看着笑容满面的百姓,朱标也发自内心的笑了。

心中的郁结之气也消散大半。

年刚过完,朱标就带着人出发了,实地走访考察陕西的具体情况。

最终得出了几个关键性数据:

陕西冬季变冷、降雨减少。

粮食比二十年前减产两斗左右。

要知道此时的良田,亩产也就二十斗(两石)左右,少两斗就相当于减产十分之一。

陕北和河套地区的情况更加严重,耕地面积比之唐朝时期,减少了一半左右。

产量更是减少到只能勉强保本。

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朱标更加直观的认识到,陕北和河套的问题有多严重。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一月底,朱标拿着详细数据,离开了陕西。

陕西百姓自发的从四面八方赶来相送,无数人跪求朱标不要离开。

很多人直接躺在车轮前方,请求他留下。

朱标感动的几度落泪,随行人员无不动容。

陈景恪心中也酸楚不已,百姓是多么期盼有一个好官啊。

但作为皇太子朱标怎么可能留在这里,车架还是一点一点的前行。

十余日后,在百姓的挽留声中,离开了陕西。

听着身后隐约传来的挽留声,朱标揉了揉眼睛,说道:

“我终于理解,为何父亲会如此痛恨贪官污吏了。”

陈景恪被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您的感触?

在这种感动至深的时刻,您觉得说这话合适吗?

果然,你们老朱家脑回路没几个正常的。

过了半晌,他才说道:“您要是找个机会将广通渠挖通,陕西人民会更感谢您。”

朱标深吸口气,表情恢复正常,说道:

“此事之前咱们讨论过,我已经将广通渠放在备忘录里了。”

他拿出一张地图,说道:“上次没有说完,趁现在有时间,你继续给我说说。”

陈景恪凑过来,说道:“好,上次说到哪了?哦,这次迁都应该走一步,看两步。”

之前陈景恪将他在应天,给朱元璋说的那番话,给朱标也讲了一遍。

并且强调了广通渠对陕西的重要性。

其实到了这一步,新都的所在地已经毫无悬念。

就是洛阳。

倒不是说只有这个地方合适,而是综合考虑客观条件,再加上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的主观因素。

洛阳是最符合要求的。

陈景恪自然知道,北平才是潜力最大的地方。

靠近渤海湾,海权时代占据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然而陈景恪自己知道什么叫海权时代,却没办法给朱元璋和朱标解释。

难道要告诉他们,再过百年欧洲人就会开启大航海。

全球即将进入海权时代?

完全没有说服力啊。

打开地图,看看现在的世界局势。

中东亚地区,帖木儿帝国已经进入巅峰期。

这个国家有多强呢,永乐二年,他们的君主帖木儿组建了二十余万人大军,准备东征大明。

只是在行军途中病死,此事就此作罢,之后就陷入内乱了。

别管能不能打赢,就从他们能组建二十余万人大军,还能筹集足够跨越西域的粮草。

足见这个国家的实力有多强。

顺便提一句,帖木儿的五世孙率领残部南下印度次大陆,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再说中西亚地区,奥斯曼帝国正在快速崛起。

而未来将主导世界的欧洲呢,此时比二十一世纪的中东还混乱。

告诉朱元璋和朱标,这群正在互殴的弹丸小国,未来会开启海权时代?

他们会信才见鬼了。

就好像现在有人说,百年后中东将主导世界,估计也没人信吧?

道理是一样的。

继续看地图,沿海基本全是落后的小国。

比较大的国家,靠现在的航海技术想要到达,需要的时间是按照年来计算的。

怎么搞海权?

闹呢?

不是朱元璋和朱标没有前瞻性目光,他们能迁都北方,已经是很有前瞻性的表现了。

实在是海权时代离他们太远。

所以想要说服他们将首都放在北平,太难,难到几乎不可能的地步。

而且陈景恪也认为,将首都放在洛阳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呢。

看看前世的国家局势就知道了,曾经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中原地区,变成什么样子了。

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陕西人和河南人,能因为一部动画片里,李白和杜甫的见面地点争吵。

陈景恪只觉得心酸。

说白了还是太落魄了。

要是家里阔,谁还会在乎仨瓜俩枣的?

正因为落魄,一点点不起眼的东西,都能放在眼里都要去争。

难道真的是这些地区不行,发展不起来吗?

只能说,懂的人都懂。

要是都富了,谁去干脏活累活?

你纵使有登天的本事,只需要轻飘飘的一条政策,就能将你锁的死死的。

陈景恪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局面。

将大明京师放在洛阳,确保中部地区拥有一座政治中心。

整个中原是一体的,有一个地方发展起来,就可以辐射大部分地区。

陈景恪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说道:

“广通渠挖通,洛阳的经济影响力,就可以借助水运辐射到长安。”

又画了一条长线道:

“黄河回归故道,下游的山东河北,处在黄河水运的要道上,也可以被辐射到。”

朱标不禁再次颔首,这也是他想将京畿放在洛阳的原因之一。

陈景恪又画了好几条线:

“还有大运河,事实已经证明,大运河沿岸的经济,发展的都比别处好。”

“隋唐运河拐了个弯路过洛阳,辐射的区域更广,使得更多的地方受益。”

“而蒙元却从未考虑过这些,他们只是为了更方便从南方运粮,就将这个弯捏直了。”

“虽然缩短了八九百里路程,却也削弱了大运河的经济辐射能力。”

“在他们眼里,大运河就只有运粮一个功能,别的通通无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蒙元缺少大一统国家的眼界。”

“我们可以重新开通隋唐运河……”

“如此一来,洛阳只需要通过水运,西可直达长安,东入大海。”

“北通北平,南至余杭……”

看着面前多出许多线条的地图,想象着陈景恪勾勒出的宏伟画面。

朱标也不禁激动起来,连声道:

“好好好,好呀,如果你的计划能全部实现,大明将重现汉唐雄风。”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边关拥兵百万,女帝求我回心转意!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炮灰的人生2(快穿)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