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的东北农家小院 > 第444章 独立自主之路

第444章 独立自主之路(2/2)

目录
好书推荐: 四合院之惬意人生 凡人之造化长生 穿越永生从大心魔术开始 箱子里的旧日 一人:天道酬勤,百家异练成奇技 港综:龙在香江,只想做财阀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斗罗:这一次要改写命运 全民转职:召唤师,开局神里绫华 影视:从闯关东开始

也不知道自己能挽救几个.运是肯定要的吧,其他的自己好像都没办法接触.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中。

“对了,109厂、13所、上海五厂他们也在做半导体的相应研究,你们可以互相讨论下,闭门造车哪有集思广益进步来的快?”

“这不是浪费么?”

哎,买办主义害死人啊

穿越到这个年代,顾维军还是在清华大学上学后,尤其是读工程物理专业后,才知道了咱们国家的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竟然在52年就成立了!组长是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所长华罗庚。

“咚咚!”顾维军敲响了林兰英所长的门,“进!”

林老太太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先给顾维军道歉,“我刚才的话说的不够客观,向你道歉,领导安排你去外交部是对的!”

“哦,是这样。”顾维军又原原本本的把利用外资支持国内半导体事业的项目讲述了一遍,临了才说明了来意,“林所长,我是想着听听您这位专业人士的意见。”

当时顾维军听完后是肃然起敬,这哪是tmd科研人员,这是神仙!

真的不怕死啊.电子炼钢炉这玩意,直接给改成高频输送电流,一个不小心,那就是“bo~~”的爆炸啊.

当即就表示,回去就跟计算机组的王老师说,做装配的时候,一定会小心再小心.

梁工也是摆了摆手,爽朗的大笑,“咱们造出来不就是为了给计算机用的嘛。”

而56年,咱们的第一只晶体三极管就诞生了,59年,林兰英所长,就率领着梁工这些留学苏联回来的学生们,设计了咱们国家自己的单晶炉:拉出3个9纯度的硅单晶和区熔硅单晶炉:提前7个9纯度的硅单晶

61年我国又成立了第一个集成电路研制课题组

这些自主研发的技术,尤其是梁工“高频感应加热”这一技术,到后世还在使用着。

老太太推着眼镜一看,推门进来的竟然是顾维军,不由得打趣,“哟,你这个小子可好久没到我这打秋风了?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国家为了在光学领域上的技术和半导体领域的发展,从欧洲进行引进技术的时候,特别强调必须要从法国的光学研究所引进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光学技术。

之后,林老太太再也没有回答顾维军的问题,反而陷入了回忆:“60年美国传出来“硅平面晶体管”的消息,我和王学武、王守觉两兄弟一起,准备攻克这个难关。”

时间过的可真快啊

顾维军奋笔疾书,很快就将单晶硅棒这部分写完了,可是当写到光刻机这部分的时候,就有些拿不准了,因为国内的光刻机都是上海那边做的,现在的技术到哪一步了,他还真不清楚。

“就这样,咱们闯过一个接一个的难关,63年咱们就研制出第一批超小型高频晶体管,只有火柴盒那么大,64年4月份进一步改进后就变成芝麻那么大”

顾维军不好意思的摸了一下鼻子,“林所长,我现在在外交部呢,之前分配工作的时候领导说我在外交战线上更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半导体研究所就在清华大学边上,顾维军轻车熟路的一路开过去,门口是两个站岗的战士,说明来意并且拿出工作证后,顾维军被允许入内。

“再然后就是109丙功勋机的诞生,每秒运算可达几十万次。”

“其实64年11月份我们半导体所就已()

经开发出来国内的第一块集成电路了,6只晶体管、7个电阻、6个电容共19个元件,比西瓜子还小,跟世界上主流的集成电路相当。”

“你现在在哪个单位?怎么都有几年没听见你的动静了?”

<divcss="ntentadv">

“我跟你说啊,你现在这个年龄可正是全身心投入研究的好时候,精力又充沛,思路又开阔,可不能懈怠啊?”

老太太这时才说出了她的心里话,“咱们在半导体和计算机领域是有着大跨步的进步的,咱们是可以不输给国外任何人和机构的!”

“咱们是可以做的比美国人更好的!”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铁腕官途 这辈子不当人了 最豪赘婿-龙王殿 异界铁血之旅 异世卡斗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他趁虚而入 偏偏宠爱 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