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清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靖西将军报捷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靖西将军报捷(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庆第一太子爷 驸马多娇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细腰藏娇 北宋诡事录 寒门帝师 九锡 极品败家子 符文之地:我真的什么都略懂一些 人生1984

武昌城。

半个月来,湖广总督张长庚着实叫民变闹的焦头烂额。

民变原因是西山用役以来各地官府太过严苛,以致官逼民反。

此中内情,身为总督的张长庚自是一肚子数。

但只要一日未剿平西山贼,无论是用兵还是用役亦或征粮,他都是不能容下面有半点松懈的。

哪怕百姓为此妻离子散,民夫十出五归。

代价是大了些,但只要官军能平了西山贼,天下便能就此太平,到时再宽政松律,民间自能得到恢复。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为了扑灭各地民变,也防民变于湖广酿成大乱影响西山用兵,在张长庚调度下督标两营相继派出陆续剿平多地民变。

乱民多为民夫,民夫能有多少战斗力?

官兵大力围剿下,如今只剩一股以公铉为首的乱民。

人数不少,地方报称近万。

具体多少,张长庚也无从详知。

不过这股乱民已搅乱大冶、兴国、通山等地,甚至波及邻省江西,因而作为湖广总督,张长庚必须予以严剿,否则江西方面必会上书弹劾他湖广“纵贼祸邻”。

民变规模再大一些的话,对武昌也会构成威胁。

故昨日张长庚发文武昌、黄冈二府,除汛兵守备外多募乡勇往讨公铉,另命在黄州剿贼的督标副将马公明率部入大冶平定民乱。

区区民乱,倒是无需行文前线调兵回剿。

民变以外,也有好消息传来。

京师陆续有塘报来,说明朝宗藩曾监国的鲁王朱以海于去年冬病死,另闽浙总督李率泰上报朝廷,称郑氏贼首郑经因无法在大陆立足,已与洪旭等率残余明朝军民自思明东渡台湾。

这表明“海贼”郑氏集团已经放弃抗清事业,只想偏安一方。

如此将大大减轻沿海地区军事压力。

郑氏集团海船甚多,沿海各省最怕的就是那郑经哪天也学他爹郑森“大船入江”,兵临江宁。

因此郑氏集团东渡,无论海防还是江防,都能让清廷松一口气。

导致郑经放弃金厦前往台湾的原因,除了金厦、南澳等弹丸之地无法为其解决数十万兵员、百姓及官员粮食物资供应外,就是随着其父郑森离世,大批郑氏集团的文官武将陆续向清廷投降。

去年被郑经杀害的郑泰之子郑缵绪同其叔郑鸣骏便率数百战舰,上万披甲士卒归降大清,导致郑氏集团实力进一步受损。

郑鸣骏、郑缵绪降清后立时配合清军,会同荷兰舰队猛攻金、厦,郑经几乎支撑不下去。

靖南王耿继茂、闽浙总督李率泰趁机遣人招抚。

谁料郑经对于清廷给出的归降条件倒是没有异议,就坚持一条——不削发!

而清廷则坚持郑经部必须剃发,如此和谈就同当年一样破裂。

“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郑氏父子明知天下大势已归我大清,人心更向我大清,偏是冥顽不灵,不肯顺势而为唉,只可惜了那几十万渡海军民。”

说这话的是正在总督衙门等侯批文的道台金冠三。

金大人是有感而发,因为觉得如今这发式非常方便,不仅易于打理,还不用天天洗头。

省事方便,何以郑家父子就迂脑子死犟的。

张长庚笑了笑,提笔将金冠三的几封公文给批了,尔后方道:“衣冠之争不过腐儒迂见,只那郑经不肯剃发也未必是想真保衣冠,多半是仗着有台湾可依,欲仿朝鲜、安南做我大清藩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大宋第一侯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你们能不能换个白月光 未出阁的相府嫡女生娃了 娇软贵妃是细作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重生后找到了孩子她爹
返回顶部